祁阳:医防融合织牢群众“健康网”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邹鹏轩 邓方祁)“1+1+1+N”是什么?2021年8月,我市将祁阳作为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后,祁阳市着力探索打造医联共同体,实现双向转诊,分级治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医改模式。通过祁阳探索和总结,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全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走向深水区,让人民群众摆脱疾病困扰,一心一意奔小康。


(资料图片)

第一个“1”即市级医院一名领导挂包一个片区,第二个“1”即市级医院一个科室联系一个乡镇,第三个“1”即市级医院一名医生承包一个行政村,“N”指一名市级医院医师、一名乡镇卫生院医师、一名村卫生室医师三人共同负责辖区内N个群众的医疗、公卫、签约、转诊服务。

“1+1+1+N”是祁阳市依托紧密型市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构建“上联三甲(三级甲等医院)、下联乡村,全市一盘棋,上下一家人”的市域分级诊疗模式,最大限度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真正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精准改革、精细落实、精心服务,祁阳医疗综合改革试点蹄疾步稳、一马当先。截至目前,祁阳市基层首诊率提升24.8%,市域就诊率提升11.2%,市域外转诊率下降3.3%,老百姓就医成本均下降20.6%,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工作目标。

信息融合 畅通医患交流沟通渠道

今年3月9日,黎家坪镇张公坪村村民朱某输尿管结石疼痛发作时,吵吵嚷嚷要家人把他送到湘雅博爱医院去治疗,前后9天时间,住院医药费花费了28615元,除医保报销外自负2万余元,另车程、住宿、护理陪护等开销近6000余元。其实,输尿管结石手术是个很小的手术,一般县级医院都可做,且医药费自负部分在4000元左右。

老百姓小病大看,往大地方、大医院跑,认为到了大地方、大医院,心里就有了底,生命就有了保障。“出现这种现象,反映的是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渴望优质医疗资源和优质服务,但他们缺少信息沟通渠道,对地方医疗机构专长、特色及现状不了解,从而造成盲目从众心理。”祁阳市卫生健康局医改办主任杨文分析说。

面对医患信息渠道不畅问题,祁阳有了破解之策,即“建一群一册,变两家为一家”。

“一群”指居民健康微信群。在《祁阳市医疗健康集团医师包村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市、镇、村三级医师包村时,首先对辖区居民开展入户走访,其次对走访的居民建立居民健康微信群;“一册”指建立居民健康台账,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健康状况等,重点关注慢性病、基础病、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借助互联网与本地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实时对接。

建立一个居民健康微信群,打开了医患思想交流的闸门。

在这里,三级包村医生可科普卫生健康知识,可指导慢病患者治疗用药、健康饮食、注意事项等,可解答辖区居民健康咨询,可为患病居民开展门诊挂号、住院联络和转诊等服务。

在这里,辖区居民一旦有了伤风感冒或头痛发烧,可随时随地语音或文字咨询,对卫生健康不懂的地方也可要求指导,一些求医问药的也可征求包村医生的意见。

在这里,知识在传播,思想在交流,情感在碰撞。很快,“防病治病,看看微信群”成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习惯养成。

7月27日,文富市镇成柿村村民周本发因咳嗽发微信请教该村包村医生祁阳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陈永忠服何种药时,不到两分钟,陈医生就给予了准确回复,并线上开出处方,建议他就近找村医拿药。不到两天,周本发的病就好了。事后,他风趣地说:“有了微信群,就是一家人;偶尔患了病,线上就可治。”

“一个小小的居民健康微信群,却把医疗、医保、医药相关的每个细胞融入信息化管理,让每一个与医疗行为相关的社会细胞成为医改的参与者、治理者和监督者。”祁阳市医疗健康集团院长冯湘云评价道。

技术下沉 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每逢墟日,潘市镇中心卫生院特别热闹,因为祁阳市人民医院的多名专家下沉到这里坐诊。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喆挂包潘市镇上河街社区,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基层卫生院的弱项——尘肺病筛查诊疗课题进行全方位的传帮带指导。

“基层医务人员通过我们挂包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耳闻目睹治疗病人的全过程,实质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对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李喆介绍。

长期以来,基层卫生机构存在人才缺乏、技术缺少、能力缺失的短板。祁阳针对基层卫生机构上述现状,在全市医疗综合改革中科学施策,精准发力。

牵头医院以精干医疗技术力量组建带教团队,对分院及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传、帮、带、教;牵头医院为分院及村卫生室提供免费进修或短期学习,结合各分院培训计划需求举办“50+N”病种诊断、鉴别诊断与临床技能培训班;牵头医院帮助分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攻关,定期开展查房、会诊、手术指导、讲座等。

驻点包村医师为3年执业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驻点帮扶时间原则上不得低于半年(180天),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门诊坐诊、查房带教、会诊、外科手术、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家庭医生签约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逐步提高分院医师及村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

条条硬核措施,直击基层卫生机构软肋;件件落细落地,壮大基层卫生机构体魄。

如今,该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医疗技术有了新的飞跃,初步形成了“市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一体化就医新格局,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双向转诊 打通群众看病绿色通道

前不久,梅溪镇月泉旺村村民陈友明,在家中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到就近的梅溪镇中心卫生院。

该院医疗联合体协作单位、祁阳市人民医院派驻的唐文医师接诊后,一边完善心电图等检查,一边联系市人民医院做手术准备,启动分级诊疗应急预案。

“我是上午9点钟发的病,送到市医院做完手术,出来是中午1点钟。” 陈友明回忆,是镇卫生院和市里的医生一起,把他从“阎王爷”那里抢回来的。

陈友明不知道的是,市医院和镇卫生院联系如此紧密,是因为建立了医疗联合体。

早些年,祁阳就着手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准备,先后建立市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市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市病理诊断中心。三个远程诊断中心的病例检查全市各医院互认结果,不得做重复检查。

2022年8月,祁阳按照紧密型医共体要求,以祁阳市人民医院、祁阳市中医医院、祁阳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组建了祁阳市医疗健康集团,同全市22家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签订医疗联合体框架协议和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协议。同时,祁阳3家市级医院选派出专家常驻各乡镇(街道)卫生院驻院指导,选派医生驻点包村,实行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变疏松为紧密,变分散为联合,祁阳医疗系统握指成拳,进一步畅通了横向竞争、纵向联合的市域医疗共同体资源流通与共享通道。

7月26日,家住文富市镇南河岭村的聂奶奶选择了离家不远的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就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意外地体验了一次城乡分级诊疗服务一体化的便利快捷。

当天,聂奶奶到文富市镇中心卫生院做体检复查,发现肾功能和肝功能方面有点问题。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根据她的病情,立即为她联系了市人民医院普内科住院治疗,并安排好了床位。聂奶奶入住市人民医院一周,血压趋于稳定,血糖、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市人民医院普内科专家为她制订治疗方案后,又将她转回文富市镇中心卫生院巩固治疗一周,聂奶奶的血压和血糖持续稳定,体征正常,康复出院。

说起这次住院,聂奶奶感慨颇多:“没有找熟人不说,从市人民医院转回镇卫生院,离家里很近,新农合报销比例也有所提高。”乐得她直说这次看病既舒心又放心。

祁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安清介绍,人民医院利用“互联网+医联体”优势,依托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平台优势,与全市22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建成了患者数据集成共享平台,形成了上下远程诊疗服务互联互通格局,打通了“线上线下”同步医疗服务无障碍通道,真正使“下级检查、上级诊断、分级治疗”变成现实。截至目前,祁阳市人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156 次、远程培训22 次2500余人次,远程会议24次,充分发挥了医疗资源聚合效益。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